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

到彰化聽維也納交響樂團演出

沾老婆大人的光,真榮幸一生有機會被一位作曲家老師邀請,一起到彰化縣立體育館聽Wiener Symphoniker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演出。

雖然開車找路的過程非常驚險,路標跟十多年前剛回國時一樣深奧難解,手機的Google Map也只能看出大致的方向,幸虧彰化人都很親切、友善,總是帶著熱情的微笑,熱心地回答問題。在他們愛心的感染下,居然不太有迷路趕時間的挫折與焦慮感。藉由不斷地問路。終於即時抵達體育館。彰化是母親的娘家,每次到彰化,都有回家的感覺,但是居然能夠每次回家都會迷路,十多年來始終如一,覺得自己一定是像丁丁那樣的人才。

有一本很棒的小說,叫做深夜小狗的神祕習題。好幾年前看過,至今不斷發現從這本書得到很多啟發,覺得這本書不應該只列入文學類,應該是科技管理的書籍。

書裡講到一種心理測驗,大致是這樣:你跟受測者兩個人單獨在一間房間。你給受測者看一個巧克力豆的包裝盒。雖然盒子裡面其實沒裝巧克力豆,裝的是鉛筆,但是受測者不知道。你問受測者這個盒子裡面裝的是什麼。受測者回答:巧克力豆。現在你倒出盒子裡的東西,說:『你看,其實這裡面是鉛筆,不是豆子』。然後再將鉛筆全裝回盒子,蓋好。你再問受測者:『如果你媽媽現在從門口走進來,我問她這個盒子裡面是什麼,她會怎麼回答?』

如果受測者回答『巧克力豆』,就通過測試。如果受測者回答『鉛筆』就沒通過,表示他不容易從他人的立場考慮問題。國外的統計,一般小孩大約四五歲後就能通過這項測驗。

我猜想文化環境的不同,也許我們台灣人對這個測試不會太在行,無關年齡。至少對於設計路標以及其他交通指示標誌而言,我們似乎很難想像不熟悉這區的環境的外地人,會需要什麼樣的指引。相信對於懂英文不懂中文的外國人,就更困難了。記得高中教國文作文題,常說"用典故"的技巧。文章用了冷僻的古人的典故,讀者不懂的話,是他的學問不夠,而不是我解釋得不夠。展示自己有學問也許會讓評分老師加點分。這就是我們的文化。所以從王田交流道算起,台中是往北,彰化是往南。這是常識,全球不該有人類不了解的。標示太明會是對駕駛朋友的冒犯。像我前面就用了丁丁的典故,那句話不能加上任何解釋,不然就是好像是懷疑你沒跟上網路的時代。

因為開演前才到,座位被排到樂團背後,卻也因而很靠近樂團,聲音很清楚(以體育館的標準),而且第一次可以面對著指揮聽音樂會,非常有趣的經驗。Lucky!另一點欣慰的是,似乎沒有經過擴音設備(不然就是擴音做得太好了)。

指揮表現算稱職,選的也是很通俗的曲目。最主要還是欣賞這個樂團的功力。好漂亮的音色!雖然在歐洲與台灣聽過許多樂團的演出,但回想起來由於搶票的手腳一向很慢,都只有機會聽第二線的樂團,從來沒聽過維也納愛樂、柏林愛樂這一級的。雖然聽過兩次維也納歌劇院的演出,反而很失望,感覺是一流的技巧,但是懶洋洋的低落士氣。所以回想起來,這場似乎是我所聽過最好的樂團耶! 居然不是在歐洲,而是在台灣聽到。

一直很羨慕老婆讀總譜的能力。我每次都要到音樂會現場,睜大眼睛看各樂器演出者的動作,才知道各種奇妙的音色是用哪些樂器搭配出來的。像貝多芬第五號雖然聽得十分熟,不過這卻是我第一次在現場聽,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。三首安可曲是史特勞斯的圓舞曲,也是第一次在現場聽到。回想起來,平常買音樂會的票都會挑特別有興趣的曲目,最通俗的曲目反而容易被跳過。

看得出許多人應該是第一次現場聽古典音樂會,離場時看著聽眾們如痴如醉的笑容,顯然好的演出是可以沒有國界與文化的隔閡的。(日劇交響情人夢給全民預習了貝多芬第七號,應該也有點貢獻)最意外的,還是聽到老師說:『看聽眾們可以得到那麼大的快樂,我更堅定了決心,以後絕不再寫那種沒人聽的懂得作品了。』老師有一部芭蕾舞劇音樂新作要在年底首演,預祝老師也會得到一樣的歡呼,給觀眾們帶來一樣的笑容。

2 則留言:

Toney Yrh 提到...

我也是彰化"半子".一樣會迷路.哈哈!

EC 提到...

難道這也跟家族遺傳有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