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

評量與競試

考試通常有兩種目的。第一種是測驗應試者有沒有具備該有的能力,另一種是有限的位子要讓應試者在考試中競爭,選出最優秀的。前者在本文暫時稱為評量,後者稱為競試。在法文中,這兩種考試是用不同的字。競試叫做concours。

例如,以下的考試屬於評量:

  • 全民英檢
  • 學校的期中期末考
  • 博士班資格考
  • 考駕照
  • 少林寺出師前打木人巷及十八銅人
以下的考試屬於競試:
  • 大多數的招生考試
  • 中國古代科舉
  • 高考
  •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
所以評量應該要設定範圍與標準,不該太難或是太容易,每年的評量的難易度應該相當一致。而競試重點在於能分出高下,考試範圍與難度不用侷限。可以依照席位數與預估本次考生的能力,彈性調整考題的難度。這個劃分應該是很明顯的。可是在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,似乎所有重要的升學考試都在兩者間搖擺。

法國高中修業結束,必需要通過一個國家評量考試,叫做baccalauréat,才能得到文憑。傳統上有沒有通過baccalauréat,是社會上藍領階級與白領階級的劃分。但現在通過這個考試的人口比例已經越來越高,這個分野已經不明顯了。

法國一般大學只要用baccalauréat的成績就可以申請入大學(法國大學幾乎一定是國立的)。如果高中畢業後,升學不是要念一般大學,而是想要擠進名校:高等學院(Les Grandes Ecoles),就要參加各校所辦的競試。那些名校競試所考的內容可難了,也不限定在高中程度,光是以數學與物理兩科來說,所考的內容大致涵蓋台灣國立大學數學系與物理系所教的範圍。一般人不用說通過考試,光是要學過這全部內容就很不容易。反正大家都知道他們只收極少數的怪咖,所以不會有人抗議題目太難,讓一般考生失去信心等等。

我個人認為教改的設計,應該要把這兩種考試目的分清楚,不然出題實在是太困難了。又不能出太難,又要發揮鑑別率。究竟升高中是要採取學區制還是採取聯考的制度呢?如果稱為基測,聽起來比較像是評量。可是實際上這個考試的分數會決定你能不能進建中北一女。

如果這是競試,就不該限定考題的難度,而應該著重於考題是否能鑑別出考生的程度高低,鑑別率高才是好的考題。競試的考題,範圍也不需要嚴格限定。如果有一些國中生的英文程度超過高中程度,而招生的學校也樂於收英文特別優異的學生,那在英文考題設計上,自然要讓這樣的學生發揮。輿論也不該為了考題"超出範圍"而大驚小怪。

我在大學讀書時(當時還是大專聯招的時代),曾經聽一位教授說過,理論上聯考最好的題目,是讓榜首考滿分,落榜者都零分,而其他上榜的學生的分數在滿分到零分間平均分佈。雖然聽起來很冷血,但是這是發揮最高鑑別率的設計。以競試的題目而言,鑑別率最重要。

如果我們希望基測是評量而不是競試,那必須配合將高中招生改為學區制,這個設計才有意義。如果用評量考的標準來命題,但是考生成績卻要作為競試的用途,難免會不斷發生問題。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競試無法鑑別中後段學生的能力,對於國中升學尚有高中高職五專可以選擇,並不適用,即使是高中升大學,也不太適用,國情不同,整個教育體制,民間思想與價值觀也不同.

EC 提到...

感謝您的留言,很高興這篇文章第一次收到回應。

在您簡短的意見中就有兩句"不適用"並舉出四五項"不同"點。其實本文並沒有斷言台灣升學制度應採用何種制度,這是教育專家的專業。

本文只是主張『競試與評量目的不同,出題方針、適用性也不一樣,不應混淆』。這個命題應可獨立於國情、教育體制、民間價值觀,客觀地檢視正確性的,您說是嗎?如果這個命題成立,我們就應該避免用競試的考題作為評量的功能,或用評量的考題作為競試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