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

西洋古典音樂跟一般音樂有什麼不同

西方音樂有兩個要素是其他各民族的各種音樂所沒有的,這兩個要素就是對位和聲。西方音樂發展的漫長過程,基本上是從單音音樂,發展到複音音樂,再發展到主音音樂。複音音樂的根基是對位法,讓多條獨立的旋律線同時交織進行。主音音樂是一個主要旋律配上和聲伴奏。現代的各種流行音樂形式如爵士,吸收了和聲的技巧,都是屬於主音音樂。對位法著重在音的橫向連結,和聲學著重在音的縱向連結。

從巴洛克時期開始,和聲學與對位法就是作曲的兩大根基,這兩個方法互相又有互補的關係。一個曲子常常兩個方法交錯運用,有的作品較強調和聲,有的作品較強調對位。這跟時期與國家別也有關。例如不列顛的作曲家似乎是在和聲的部份比較突出,而對位成份的比較少。而義大利作曲家則特別愛對位。

(個人從收藏的cd聆聽經驗來看,甚至覺得不列顛的演奏家普遍比較重視和聲面的表現,義大利的演奏家普遍比較善於呈現對位效果。不知道是不是錯覺。)

受過古典音樂訓練,或是時常欣賞古典音樂的人,比較會有"複音音樂的耳朵",習慣同時欣賞好幾個聲部交織進行。跟我們聽流行歌習慣只注意被伴奏襯托著的主旋律不同。我個人常建議想開始接觸古典樂的朋友,試著聽音樂時同時聽所有的聲部,初期甚至可以刻意先不管主要的旋律,專注在那些容易忽略的聲部。會有跟以前不一樣的感受。

沒有留言: